古玉之缘,
缘在于遇。
若无大诚之心,
则有过手而不得之失!
公元前210年,
有“始皇帝死而地分”的陨石,
有“今年祖龙死”的童谣。
始皇也知劫数难逃,
便准备第五次巡游,
以应劫数。
倘历劫不死,
就不须再找不死丹药。
始皇到平原津,
身体已经不支。
至邢台沙丘行宫,
始皇将一缕魂魄,
注入随身的祖龙玉佩中,
以待机缘复活。
咸阳宫大火,
祖龙罹难,
始皇太阿剑已成灵器,
随火势熔入龙佩。
沉于地下,
以待机缘。
诗曰:
天道杀劫起,
罹难咸阳宫。
楚人一炬,
可怜焦土。
火烧重压,
困囿无途。
就是這一条古玉龙,
蕴含着祖龙的一缕精魂。
虽然鸡骨白遮盖了玉质的精美,
但却透出了异样的光彩。
诗曰:
历尽劫难,
依然不朽,
傲视群雄,
睥睨天下。
旷世之中,
空灵奇幻。
龙体已经变形,
连接地心的一面(阴面),
向下凸起。
龙体向上的一面(阳面),
向下凹陷,
尾部上翘。
龙体呈不规则s形。
龙体阴面,
受地心及地面物质影响,
沁色较黄较深。
龙体阳面的钙化、沁色和腐蚀都比阴面要少一些,
但也大部分变成了鸡骨白颜色。
这是高温熔化物,
留在龙体尾部的残渣,
已经完全融化在龙体玉质之中,
那是太阿宝剑誓死的追随。
玉器阳面有火烧受压的细裂纹。
阴面因受压过度,
有较深的粗裂,
质地显得疏松。
高低、疏密、粗细都不相同的螺旋纹路,
应当是解玉沙在低转速状态下的必然结果。
感曰:
旷世之中,
唯古玉空灵奇幻。
虽不见车马舟楫,
却听得古人喧嚣;
虽不着只字片语,
却读得祖辈心音。
一块古玉,
便将古人之遭遇,
沧桑之巨变,
展现在面前。
感慨由此生,
萦怀如流云。
评论